当前位置:
首页 > 药品资讯 > 卡博替尼(cabozantinib)联合ADT治疗前列腺癌病灶缓解达9成
卡博替尼(cabozantinib)联合ADT治疗前列腺癌病灶缓解达9成
时间 : 2020-04-18 09:25 浏览量 : 17
卡博替尼(cabozantinib是一个至少有9个靶点的光谱抗癌药,其适应症明确包括晚期骨转移的前列腺癌。近期有研究指出,卡博替尼(cabozantinib)联合ADT治疗前列腺癌病灶缓解达9成。
《临床恶性肿瘤研究在线》公布了一项II期研究,评估了卡博替尼(cabozantinib)胶囊联合雄激素剥夺治疗方法(ADT)在未经激素医治的转移扩散性前列腺癌(HNMPCa)中的应用。

卡博替尼(cabozantinib)临床数据
该试验共纳入62例患者,接受卡博替尼(cabozantinib)联合雄激素剥夺疗法治疗,起始剂量为60mg/日。主要终点是通过影像学标准,临床进展或接受其他治疗而获得的去势抵抗性PFS。次要终点包括OS、安全性、影像学缓解、生物标志物。
中位随访时间为31.2个月,PFS为16.1个月(14.6-22.7个月),未达到OS;83%的可评估患者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(PSA)降低了90%及以上,87%的可评估患者的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降低了50%及以上,86%的可评估患者的尿-N端肽(骨吸收的标志)降低了50%及以上;分别有81%和90%的可评估患者观察到骨扫描和可检测病灶缓解。
基线细胞因子和血管生成因子(CAFs)的分析显示,较高的光蛋白聚糖(Lumican)、CXCL5、CD25、CD30血浆浓度与较短的PFS相关,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1(pFGFR1)的肿瘤高表达也与PFS缩短相关。
卡博替尼(cabozantinib)联合雄激素剥夺疗法在转移性前列腺癌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。起始细胞因子和血管生成因子(CAFs)和组织标志物提示了卡博替尼(cabozantinib)的预后和预测指标,并为合理的治疗组合提供了见解。
卡博替尼(cabozantinib)称为前列腺癌的靶向疗法,患者在选择这个治疗方法之前,一定要经过血液检测,确定自身病况适合哪种靶向疗法,或者是否适合新型靶向疗法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