拜瑞妥(利伐沙班片)是一种高选择性,直接抑制因子Xa的口服药物,通过抑制因子Xa可以中断凝血瀑布的内源性和外源性途径,抑制凝血酶的产生和血栓形成。拜瑞妥是以利伐沙班片为主要成分的药物,是一种红色的薄膜衣片,由于它是一种西药,西药虽然见效快,却也让人担心它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。
服用拜瑞妥(xarelto)会出血是常见的副作用。由于出血部位、程度或范围不同,出血的体征、症状和严重程度(包括可能的致死性结果)将有所差异。出血风险在特定患者群中可能升高,例如没有控制的重度动脉高血压患者和/或合并使用其它影响止血作用的药物的患者。出血性并发症可能表现为虚弱、无力、苍白、头晕、头痛或原因不明的肿胀。因此,在评估使用抗凝药的患者时,应考虑出血可能性。
与其它抗血栓药一样,伴有以下出血风险的患者应慎用利伐沙班:先天性或后天性出血障碍、没有控制的严重动脉高血压、活动期胃肠溃疡性疾病、近期胃肠溃疡、血管源性视网膜病、近期的颅内或脑内出血、脊柱内或脑内血管异常、近期接受脑、脊柱或眼科手术。其他环境因素如紫外线、某些化学物质的接触,有可能会导致某些易感人群产生异常的免疫反应,导致不同关节炎的发生,易感人群应避免强紫外线和某些化学物质的接触。

分析拜瑞妥片在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临床价值。方法:选择2016年1月-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行普外科手术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,按照用药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,各36例。全部患者均实施普外科手术治疗及对症处置,对照组在术后给予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,观察组则在术后给予拜瑞妥片口服,比较两种用药在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。
结果: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8.33%和11.11%,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>0.05);两组患者的凝血指标比较(PT、APTT、Fgb),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>0.05),两种药物疗效相当。结论:拜瑞妥片与丹参注射液相比,均可预防普外科手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,且性较好,故值得推广应用。
拜瑞妥(xarelto)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有:
1。出血和贫血。其它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、GGT升高和转氨酶升高。由于其药理学作用方式,利伐沙班可能会引起一些组织或器官的隐性或显性出血风险升高,可能导致出血后贫血。由于出血部位、程度或范围不同,出血的体征、症状和严重程度(包括可能的致死性结果)将有所差异。
2。常见γ-谷氨酰转肽酶升高,转氨酶升高(包括丙氨酸氨基转氨酶升高、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升高);少见脂肪酶升高、淀粉酶升高、血液胆红素升高、乳酸脱氢酶升高、碱性磷酸酶升高;罕见结合胆红素升高(伴或不伴丙氨酸转氨酶升高)。
3。心脏异常:少见心动过速。
4。血液和淋巴系统异常:常见贫血(包括相应的实验室参数);少见血小板增多(包括血小板计数升高)。
5。神经系统疾病:少见晕厥(包括意识丧失)、头晕、头痛。
6。胃肠道异常:常见恶心;少见便秘、腹泻、腹部和胃肠疼痛(包括上腹痛、胃部不适)、消化不良(包括上腹部不适)、口干、呕吐。
7。肾脏和泌尿系统异常:少见肾损害(包括血肌酐升高、血尿素升高)。
8。皮肤和皮下组织异常:少见瘙痒(包括罕见的全身瘙痒)、皮疹、荨麻疹(包括罕见的全身荨麻疹)、挫伤。
9。肌肉骨骼系统异常:少见肢端疼痛。受伤、中毒及手术的并发症:少见伤口分泌物。
10。全身和给药部位异常:少见局部水肿、外周性水肿、感觉不适(包括疲乏、无力)、发热。
拜瑞妥(xarelto)可以治疗多种疾病,药物效果显著,但是患者在服用过程中要注意药物副作用和不良反应,出现特殊情况要及时告知自己的主治医师,及时作出用药解决方案,避免延误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