卡博替尼属于多靶点抑制剂,适用MET、VEGFR1 2 3、ROS1、RET、AXL、NTRK、KIT九大靶点,在临床上治疗肾癌、肝癌、乳腺癌、甲状腺癌等多个癌种上被证实有良好的效果,而且对骨转移的控制效果尤其突出。因此,卡博替尼是可以控制肾细胞癌患者的骨转移病情的。
骨转移是晚期肾细胞癌(RCC)患者常见的转移部位,发生率约为30%。骨转移常引发一系列合并症,包括疼痛,高钙血症和骨相关事件,如骨折,脊髓受压和其他需要手术或放疗的损伤。
尽管近年来,骨相关事件的发生率有所降低,但仍有高达85%的肾癌合并骨转移患者会经历骨相关事件。既往一些研究显示,接受靶向治疗的转移性RCC患者,骨转移影响预后的因素。来自国际转移性肾细胞癌数据联盟中的统计显示,合并骨转移和不合并骨转移的患者,从接受靶向治疗开始计算的中位OS分别为14.9个月和25.1个月。
卡博替尼是一个口服的多靶点抑制剂,靶向包括MET,VEGFRs和AXL等多个酪氨酸激酶抑制剂。临床前研究显示,卡博替尼可以抑制前列腺骨转移癌的生长,改变骨生长微环境,包括双向影响成骨细胞活性,抑制破骨细胞的生成,改变骨的重构。在前列腺癌患者中,卡博替尼治疗可以增加骨反应,降低骨相关事件的发生,减少骨转换相关标志物的生成。在III期研究METEOR中,卡博替尼用于既往接受过抗血管生成治疗进展的晚期RCC患者,对比依维莫司可以显着改善PFS,OS和ORR,基于这一研究结果,卡博替尼已经获批用于抗血管生成治疗进展后的RCC患者。本研究旨在分析METEOR中合并骨转移的患者,探索卡博替尼对骨转移患者的疗效。

骨转移与晚期RCC预后不良有关,需要对这些患者进行额外治疗。基于这些结果,卡博替尼为这一难以治疗的患者群体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治疗选择。
根据METEOR试验的总体结果,卡博替尼于2016年4月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先前抗血管生成治疗后的晚期RCC患者。METEOR包括658名患有透明细胞RCC的患者,他们被随机分配至每日60mg的卡博替尼(n = 330)或10mg每日依维莫司(n = 328)。
卡博替尼总人口中位OS为21.4个月,依维莫司为16.5个月(HR,0.66;P = .0003)。中位PFS分别为7.4个月和3.9个月(HR,0.51; P <.0001)。77名病人在控制臂的卡博替臂和65具有骨转移在基线。患者中位数为61岁(范围32-84),而64岁(范围34-84)。每组大约65%的患者接受过1例VEGFR TKI,其中35%接受卡博替尼治疗,34%接受依维莫司治疗,接受≥2例VEGFR TKI治疗。使用既往VEGFR TKI包括舒尼替尼(Sutent;卡博替尼组61%,依维莫司组59%),帕唑帕尼(Votrient; 46%vs 48%),阿西替尼(Inlyta; 22%vs 23%)和索拉非尼( 7%对11%)。
卡博替尼和依维莫司组之间的先前nivolumab(Opdivo)和贝伐单抗(Avastin)的比率也相似,分别为5%和6%,3%对6%。外照射放疗和肾切除率分别为53%和60%,分别为87%和72%。卡博替尼组30%的患者使用骨靶向治疗(双膦酸盐和denosumab),而依维莫司组为20%。对于基线时骨转移的患者,实验组中23%的患者经历了研究中的骨骼相关事件(SRE),而依维莫司组的这一比例为29%。对于基线时未发生骨转移的患者,卡博替尼组的研究性SRE发生率为12%,依维莫司组为10%。
研究人员写道,“研究的探索性终点SRE的发生率,对于基线骨转移患者,使用卡博替尼比使用依维莫司约低6%。” “卡博替尼组的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比依维莫司组的治疗时间更长,这可能增加了观察到的SRE发生率。”骨转移患者的中位暴露时间为9.8个月(范围1.0-23.2) )对于卡博替尼治疗的患者和3.7个月(范围,0.2-21.8)的依维莫司治疗的患者。
在患有骨转移的患者中,3/4级不良事件(AEs)的发生率在卡博替尼组中为73%,而接受依维莫司治疗的患者为51%。在使用卡博替尼治疗的患者中,3/4级AE包括疲劳(16%vs 6%依维莫司),腹泻(14%vs 0),手掌 - 足底红斑感觉综合征(8%vs 0%),虚弱(6%vs 2) %),高血压(6%vs 2%)和恶心(6%vs 0%)。
卡博替尼的出现让许多恶性肿瘤患者看到了生存的希望,虽然原研药价格昂贵,许多人无法大量购买。但是,卡博替尼的仿制药已经上市,价格相对要便宜很多。大家可以依据自身经济状况选择药品,请详细咨询购买流程和售后服务。
